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第四届AI+冶金·材料国际论坛在沈阳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7-29 09:56   阅读数:57   来源:


2025717日至19日,由中国金属学会指导,全国新材料大数据创新联盟和辽宁材料实验室联合主办,北京科技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辽宁材料实验室材料智能技术研究所和北京云智材料大数据研究院承办的第四届AI+冶金·材料国际论坛在辽宁沈阳成功举办。


图片

6e6b545242c17bbc202f5c42197ed8b2.png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挪威SINTEF Industry、日本统计数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英国Sente Software、中国钢研、宁波博威等企业的15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设备在冶金与材料流程制造中的应用进行深入交流。

开幕式上,辽宁材料实验室主任卢柯院士,北京科技大学、辽宁材料实验室材料智能技术研究所所长谢建新院士,英国莱斯特大学董洪标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殿中院士,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Zikui Liu教授,辽宁材料实验室副主任王京阳李秀艳韩拯等领导嘉宾出席。论坛开幕式由北京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达威教授主持。

e04bd3227484c808086db7aabb39a1e3.png

大会主席谢建新院士致辞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传统冶金、材料科学深度融合,重塑研发范式、制造流程和产业链格局,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转型提供历史机遇。本届论坛旨在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冶金与材料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为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8b87ca5f5a866d8bebffde2844fb1966.png

大会主席董洪标院士致辞表示,人工智能正驱动全球技术革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产业格局。其与冶金和材料科学的深度融合,正开启突破性机遇:加速理论创新、赋能技术变革、引领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与可持续化迈进。期待与会者交流思想、深化合作,共促AI赋能冶金材料领域新浪潮。

图片

大会主席李秀艳副主任致辞表示,AI正从微观材料基因设计到宏观智能制造破解材料高性能化、绿色制备及服役安全等核心挑战。辽宁材料实验室以推动材料科技前沿与工程技术变革为使命,旨在加强AI与冶金/材料深度融合,引领未来冶金/材料产业转型升级。

cdebf0180f1e117f2f2f9956d694bdce.png

 指导单位田志凌常务副理事长致辞表示,科技革命加速演进,AI等技术与材料制造深度融合,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创造机遇。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守初心使命,协同攻关实现"材料强国"目标。期待论坛凝聚国内外智慧,聚焦冶金材料智能化需求,以多领域协同创新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主论坛环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Zikui Liu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殿中院士、英国莱斯特大学董洪标院士、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Federico Rosei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宿彦京教授、东北大学徐伟教授分别做了“Zentropy and Zentropy-Enhanced Neural Networks”珠光体钢丝的AI智研“Manufacturing Foundation Models Data Challenges, Architecture, Key Technologies & Applications”“Energy Challenges from a Materials Perspective”语言模型驱动钢铁材料设计与应用“Challenges and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 Genome Engineering in Steels Design”的大会主旨报告。

62d99f9bb3c5c7142809c29fdd1bbd80.pngbd6bd58698f7ab7ea4ceecb144fd1e06.png

d6c30863f6f1d3b3b58918ca39cc05ee.png67d45cdbe2928613a4c5244cf858bf4c.png

3b5b46fde0288e4a6d087239928c62bd.pngbfeabb708a67d63e2343d684a68ef5e1.png

本次会议设冶金、材料2个分论坛,38场精彩分论坛报告分享了冶金/材料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冶金/材料大模型、材料智能设计与制备加工技术、冶金流程数值模拟与实时仿真,冶金/材料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会后,在郭可信材料表征中心副主任周杨韬的陪同下,与会专家学者先后参观了辽宁材料实验室材料百年长廊、郭可信材料表征中心、郭可信纪念馆以及实验室园区。

图片